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坐拥巨大财富,却心甘情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昨天发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蒙古老人说最有福气的人,一生当中应该经过七个地方。而最后养老的地方就是可可托海。

之所以要在可可托海养老,因为这里离佛很近。这里有一座宝幢山,人们认为是佛教里的经柱。和经柱相邻的生活,自然能享受佛光普照。

但其实这并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可可托海是财富集中的地方,这点在新疆的牧民当中远近闻名。明天如果有人炫富,长辈就会警告他:“你到可可托海去看一看,你这算什么有钱?”或者说:“你觉得你有钱吗?你跟可可托海比一下。”

可可托海,那是财富的天地,那是富人集中的地方。所以富蕴县的很多事情都发生在可可托海。当年富蕴县政府的驻地在可可托海,北疆土匪乌斯曼也把可可托海作为自己的根基。苏联人在这里开采稀有金属矿,牧民把这里当春牧场。

可可托海的财富从哪儿来的?从地下来的,而牧民们是从地面上发现的。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稀有金属矿,有些矿石在地面的变化当中露出地面了,晶莹剔透,煜煜发光,有祖母绿,蓝宝石,紫牙乌等。牧民把这些宝石捡起来,作为首饰戴在身上,个个珠光宝气。#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在可可托海,宝石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一个距离可可托海镇七八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上到处都是宝石,主要是蓝色和绿色的。这里每年夏天只有三四个月没有积雪,牧民就抓紧这三四个月的时间,爬到寸草不生的山上去捡宝石。虽然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值钱,但是其他牧场的牧民以及种地的农民也愿意花钱来买。尤其是福海县那些牧场主,奇台县那些地主,他们能出很高的价钱。

所以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把遍地的宝石变成口袋里的金钱。他们不像农耕民族,有了钱就修房造屋,他们的财富都累积在毡房里,让新疆各地的牧民异常羡慕。他们放牧的过程就是寻找宝石的过程,他们的游牧生涯让自己的财富越积越多。

然而在解放后,可可托海附近的牧民纷纷响应党的号召,放弃了积累财富的游牧生活,到可可托海矿务局去当矿工。“放下羊鞭,开采矿石”是当时的流行语。他们因为熟悉地形和气候,更多的集中到偏远的三矿、四矿,这些地方山高地远,气候寒冷。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工业基础非常的差,可以借助的劳动工具并不多,无非就是风钻。也没有劳动保护措施。用风钻钻炮眼,激起的尘沙,漫天飞舞,飞到他们的眼睛里,鼻孔里,甚至在吸莫合烟的时候,飞溅到他们的嘴巴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细小的尘沙堆积在他们的肺里,逐渐凝固,变成块,成了肺功能的障碍。这就是他们职业病之一的硅肺病。

可可托海的当了矿工的牧羊人,基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硅肺病,很多人正在壮年的时候就死在了这个病上。他们也知道病的来历,可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采矿是国家需要的,是新中国工业发展所必须的。

可可托海的冬天特别冷,零下四十多度是经常的事情。采矿工人是没有冬休的,一年四季都要劳动。有时候任务下来了,矿上组织大会战,那时候连正常的下班也没有了。选矿的工人站在比冰还冷的水里(融化了矿物的水,零下四十多度也不会结冰),半天,一整天,连吃饭也是在岗位上。到了换班的时候,两条腿完全没有了知觉。所以风湿病是可可托海的第二大职业病。

每当可可托海的工人说起那二三十年的经历,都会感慨万千,“那时候条件艰苦啊,”他们说,“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欠苏联的债必须要还,我们的原子弹必须要爆炸,卫星必须上天……”

因为抗美援朝,需要购入大量的飞机坦克,我们欠下了苏联三百多亿美元的外债。那正是一九六零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国内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还要用粮食,鸡蛋,水果去还外债。后来国家决定用可可托海的矿产偿还外债。于是可可托海掀起了保出口百日大会战,前后加起来总共偿还了国家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的苏联外债,算起来是一百亿美元左右。这些钱如果换算成现在的价值,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必须记住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那些后来成了矿工的牧羊人,他们用生命来爱国,用生命来建设社会主义。他们把地面的宝石捡起来,放到矿堆里,在磨矿机里磨成粉,加入化学药物,加入水,把有用的部分选出来,运送到提炼厂,提炼出稀有金属,然后送去制造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和核潜艇。

今天,我们是核大国,我们的洲际导弹能覆盖全球,我们的航天器进入太空深处。我们唱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看着西方国家的丑恶表演,自豪着国家的蒸蒸日上。然而,现实状况,还有多少人能记起那些可可托海的矿工呢?还有谁会传说他们舍弃财富,甘愿劳苦,他们为了国家,献出了自己,甚至献出了生命的故事呢?

前段时间看纪录片《国家命运》,里面讲到了两弹一星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单位,每一项工程,但就是没有讲到可可托海,仿佛这里的奉献被人忘记了。在给可可托海授予两弹一星基地牌匾的时候,张建启中将说,他之前并不知道那些稀有金属矿是在可可托海开采的。连这个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都不知道可可托海的奉献,普通百姓更可想而知了。

可可托海,那些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的矿工们,应该走入历史的风烟,最终被社会遗忘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