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414/8846371.html
在遥远的阿尔泰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与大兴安岭结缘。这就是大兴安岭对口援助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年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疆工作的开局之年,大兴安岭16名援疆干部人才踏上了这片土地,告别了家中的亲人,告别了安逸的生活,来到万里之外的西北边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于这片原本陌生的大漠戈壁,每个人的心中多了一种割舍不断的故乡情怀。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在这片大漠戈壁上,遍洒着他们一滴滴晶莹的汗水,遍布着他们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这群从大兴安岭林海走来的援疆干部人才,用他们的行动演绎出动人的援疆情怀……
“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这是大兴安岭援疆干部、富蕴县委常委、副县长梁贵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对于梁贵德来说,民族团结更多的是付出、是行动,现实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富蕴县杜热镇乌亚勒铁热克村村民木拉提·哈布多拉一家是梁贵德的包联户。在走访慰问中,梁贵德了解到木拉提·哈布多拉一家5口人,本人有着严重的心脏病,长年接受治疗花销较大,两个女儿还在就学,一个儿子待业,一家人仅靠着低保维持生活。掌握木拉提·哈布多拉一家的具体情况后,梁贵德第一时间与马丁别克爱心救助协会取得了联系,为他家送去了元救助金。
“在梁副县长的帮助下,我儿子在镇上找到了工作,开始有了固定收入。多一个人的收入,家庭生活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木拉提·哈布多拉握着梁贵德的双手紧紧不放。
“他是我的好兄弟!”“现在我们是一家人!”……一位位援疆干部人才用自己的真情去帮助“亲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在富蕴县口口相传。
据悉,大兴安岭援疆工作队积极成立了“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富蕴县志愿者服务队”,把爱心洒满了富蕴大地。援疆以来,他们不断创新黑龙江省第三批对口援疆的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喀拉通克镇塔斯巴斯陶村村民结成对子13对,赠送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价值余元。与富蕴县马丁别克爱心救助协会共同组织爱心捐款活动,捐助资金元。先后开展了“服务转场牧民,促进民族团结”“服务福利院,搭建爱心桥”“服务警务站、携手促维稳”等活动,与当地基层组织、“四老人员”、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孤儿实现交流交往交融。
为了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大兴安岭援疆工作队不断强化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利用分指会议、党支部会议和全体人员大会三个平台,以领导领着学、干部带头学、大家普遍学的形式,大兴学习之风,至少每月坚持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3次,通过谈感受、理思路、找问题、促整改、写心得,全面增强援疆认识,使援疆干部人才真正做到“为国家分忧、为富蕴奉献、为兴安争光、为人生添彩”。
大兴安岭援疆人才李崇富自入疆以来,牢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县委及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他积极撰写各类宣传稿件,先后在阿勒泰地区电视台、富蕴县广播电视台、大兴安岭电视台、黑河电视台、《黑龙江经济报》《大兴安岭日报》《黑河日报》等各级媒体刊发、播发稿件30余篇,及时反映了援疆工作情况。
在强素质、塑形象的同时,大兴安岭援疆工作队还注重人文关怀,丰富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先后与前指、福海、北屯等援友余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次,举办篮球赛、工会杯扑克赛、乒乓球比赛3次,组织登山、徒步、义务植树、帮厨等活动9次。每当有援友过生日,他们都是做一碗暖心寿面、送一个爱心蛋糕、赠一本知心好书、唱一首生日祝福歌,使大家安心工作少想家,目前,已有多位援友收到了“四个一”的祝福。为更好地服务当地,他们还开展了“学说哈萨克语、学唱哈萨克歌曲、学跳哈萨克舞蹈”活动,使每名援疆人员都能更快地融入当地的工作、生活中去。
对口援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兴安岭援疆工作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把援疆工作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以对口援疆工作的新成效造福新疆人民,努力让大兴安岭精神扎根在阿勒泰人民的心中。
无悔援疆路,毕生新疆情。所有参加援疆干部人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创造新疆的美好未来和民族大团结增添一抹动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