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江同心共绘疆来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00:38

金秋十月走进新疆阿勒泰,与醉美秋色撞了个满怀。在阿勒泰的街头、乡村、景区、学校,甚至高速公路旁,常能与“黑龙江”三个字不期而遇,折射出黑龙江与阿勒泰跨越多公里的情谊。

年4月,黑龙江省选派第五批(全国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人奔赴阿勒泰,接续开启新一批对口援疆工作。多年来,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并肩,接续推进,在阿勒泰地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水平提升、文化润心惠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刻下了“龙江印记”。

俯瞰阿克乌提克勒村

阿克乌提克勒村“美丽蝶变”

“黑龙江援建阿克乌提克勒脱贫攻坚样板村”。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阿克乌提克勒村民俗展览馆前石刻上的这行字分外醒目。

走进阿克乌提克勒村,美丽整洁的庭院、敞亮的篝火广场、哈萨克风情的毡房、了解哈萨克族民俗的展览馆……当年那个不知名的贫困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

“这都是在黑龙江援助下给我们带来的提升。”阿克乌提克勒村党支部书记加那特别克·马哈提由衷地说,“年,我们村人均收入不足元,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村里环境脏乱差。依托黑龙江的援疆资金,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村民思想观念等都有很大改变。年,我们村人均收入元,村集体收入65万元。”

黑龙江援疆阿克乌提克勒村的哈萨克毡房成为民俗游“打卡地”

年,黑龙江援建的阿克乌提克勒脱贫攻坚样板村项目开工建设,老房改造89户,新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哈萨克毡房、公交候车亭、水泵房、人行道、绿化带围栏以及宣传牌、绿化灌溉系统等配套设施。项目年建成投用,大大提升了阿克乌提克勒村的“颜值”。

环境靓起来了,游客也纷至沓来。“援疆项目落地后,村里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做生意,增加了收入。”加那特别克·马哈提说。

村民努尔兰·叶勒开什家的阿吾勒农家乐今夏生意兴旺,近来正筹备迎接冬季旅游季的到来。年,黑龙江援疆资金投入15万元,为其新建一座77平米的哈萨克圆房,修建了米院墙,帮助实现庭院内三区分离。依托黑龙江援建的特色哈萨克圆房,努尔兰·叶勒开什开办起阿吾勒农家乐,经营餐饮、娱乐等项目,一次可接待游客60人。

努尔兰·叶勒开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年我们家还是贫困户,在黑龙江的帮扶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农家乐开了以后收入也越来越高,今年农家乐已收入5万元,不仅女儿上学的钱够了,还买了牛。”交谈中,努尔兰·叶勒开什的妻子达明古丽·确哈里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阿克乌提克勒村的“蝶变”是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工作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黑龙江援疆持续打造福海县解镇萨尔塔合塔依旅游示范村、富蕴县莫勒德尔乡村文明示范村,改善户农牧民居住生活环境;实施富蕴县乡村产业提升项目,建设农产品种养殖及加工销售平台,打造黑加仑特色产业园产品研发展示中心,持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能力。

兵团第十师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

团致富增收有新路

在兵团第十师团现代农业产业园鲜食玉米加工厂门口,“龙江农投”“龙疆金谷”的字样,让人一眼认出它是黑龙江援疆项目。该项目开启了当地大规模种植鲜食玉米的新篇章,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

项目运营方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所属新疆龙疆金谷农产科技融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树森介绍说:“项目所在区域地处黄金玉米种植带,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项目运行三年多来,带动了当地50余户种植户种植鲜食玉米。在前期种植上,我们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农业协议,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播种标准、田间管理标准等,同时我们提供采收服务,将种植户的玉米采收到我们的工厂进行生产加工。今年的种植面积亩,较去年增加了亩。项目拉动就业人数超过了人,亩均增收超过元。”

黑龙江援建团的大棚及暖棚

该项目拉动种植户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阿勒泰区域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马树森告诉记者,今年项目加工生产真空包装鲜食玉米和速冻玉米万穗,产品销往新疆、上海、广东、陕西等地,预计今年营业收入突破0万元。看到龙疆金谷鲜食玉米卖得好,当地的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鲜食玉米项目。

距离鲜食玉米加工厂几公里处,二百多座黑龙江援建的大棚里,北屯市泽新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罗氏沼虾,正迎来销售的旺季,慕名来买虾的人你来我往。

“我们养殖的罗氏沼虾主要销售到北屯市和周边,以及乌鲁木齐市场,今年我们的产值预计能达到万元左右,合作社每名社员能拿到10万元左右的分红。”合作社社员郭迪高兴地说。据悉,像这样黑龙江援建的大棚、暖棚在团共有千余座,目前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和养虾。

罗氏沼虾迎来销售旺季

产业援疆,富民兴疆。今年,黑龙江省不断创新产业援疆方法路径。例如,两疆(江)臻品旗舰店开到了游客流量大的可可托海景区,“两疆(江)臻品”互通互销工程实施“版图”由此从城市社区拓展到了旅游景区,两地农特产品迎来销售新前景;包括全国首趟援疆研学交流专列在内,“龙泰号”旅游专列开通10列,引入游客多人,不仅带动了旅游消费和当地人就业,更进一步深化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两疆(江)臻品(礼物)旗舰店开到可可托海景区

阿勒泰人民的“专属幸福”

晚餐时间,阿勒泰职教园区内,学生们欢声笑语,从刻有“黑龙江援建”的景观石前经过,奔向丝路美食餐厅。园区内,丝路美食餐厅、金山体育馆、开放大学综合教学楼都是黑龙江省投入援疆资金建设的。

多年来,黑龙江省持续助力阿勒泰改善教育条件,今年支持1所学校建成人才公寓楼、13所学校购置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33所学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福海县沙尔布拉克小镇星空科普基地完成了设备采购安装,正进行设备调试,投入运营后,将实现旅游产业与天文科普、观测、教育等社会事业联动发展。

阿勒泰职教园区金山体育馆冰雪运动实训室

不仅是教学硬件的援建,黑龙江还为阿勒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年到年期间,黑龙江省每年选派20名高职学院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支援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从黑龙江的援疆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我们现在采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是黑龙江老师过来时带领我们做的,在师资队伍的传帮带上,在管理层面,对我们学院的影响都很深远。”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董翠翠说,“援疆结下的感情是长久的、深厚的,我们现在都有联系,不懂不会的打电话就问,一些国家教学资源的建设,很多援疆老师就直接找到我们,商量两家一起合作。”

除了教育,黑龙江还聚焦阿勒泰医疗、社会综合治理等民生领域进行支援。坚持援疆项目资金向民生、基层倾斜,本年度实施的民生项目投资占全部援疆项目的90.9%,基层项目投资占全部援疆项目的91.5%,不断增强阿勒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阿勒泰职教园区一角

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今年黑龙江援医院口腔诊疗中心能力改造提升和青河县8个乡镇卫生院医疗能力提升项目。医院与黑龙江省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截至9月底,开展疑难杂重病例远程会诊40多次,使患者降低了就医成本,享受到了域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黑龙江援建的社区服务中心、警务训练基地等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提升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相信随着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工作的持续推进,未来阿勒泰的土地上会留下更多的“龙江印记”。

记者:董盈;摄影:刘心杨;视频:刘心杨董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