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富蕴县 >> 富蕴县简介 >> 探宝可可托海

探宝可可托海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这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拍摄的可可托海镇与三号矿脉(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高晗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6日电(记者张钟凯、高晗、高尊)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这个边境小镇广为人知。

可可托海不仅有水草丰美的牧场和深情的牧羊人,随着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的推进,这个名字美丽的小镇正把更加多彩的“宝藏”展现给世人。

“有色矿脉”的传奇

在可可托海镇中心附近的一个厂房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44岁的肯巴提·都山拜头戴安全帽,在车间里来回走动,巡检机器运行,车间里弥漫着“石头”的味道。这座工厂看似老旧,却曾是中国最大的机械化稀有金属综合选矿厂。

肯巴提·都山拜测试机器温度(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侯昭康摄

位于阿尔泰山脚下的可可托海是牧区,也是矿区,这里稀有金属富集,出产80多种矿物,是世界级的“矿物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起,大量锂、铍、钽、铌等稀有金属从可可托海采掘运出,冶炼提纯变成航空航天和国防尖端制品,可可托海因而被称为“功勋矿”,经历过一段辉煌岁月。

随着矿业资源的枯竭和绿色发展要求,可可托海如今已停止采矿,肯巴提和70多名工友所在的87-66稀有金属综合选矿厂仍在运营,从尾矿里提取锂等有用稀有金属。由于选矿技术先进,以及新能源行业发展带动锂市场需求旺盛,目前选矿厂的运营状况良好。

肯巴提是“矿二代”,已经在选矿厂工作了22年,他对矿区的技术和历史深感骄傲,但也明白:“尾矿早晚会被用完,我们早晚要转型。”

“绿色矿脉”的崛起

在位于可可托海三号矿脉阴冷的阿依果孜矿洞,一群游客身披棉大衣,在昏暗的灯光下,紧跟着一位名叫谭胜利的年轻人。

谭胜利(右一)在阿依果孜矿洞为游客讲解(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侯昭康摄

“这是云母,反射性很好,有的小朋友说它像魔镜。如果你问‘魔镜’谁最漂亮,你猜它会怎么回答?对了,答案是导游!”谭胜利语速飞快,幽默风趣的解说不时引来笑声和掌声。

年,可可托海矿区被国家确定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逐步向旅游业转型。矿区企业成立了新的旅游公司,将旧工厂修旧如旧,把阿依果孜矿洞、三号矿坑等矿区遗址改造为旅游景点。可可托海的相关景区如今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35岁的谭胜利原本在矿区里的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矿区转型后,他成为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经理,也是公园的“金牌导游”。据他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园游客比年大幅增长。

谭胜利盘算着日后推出“矿工套餐”等深度矿区体验类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当地旅游业态。“旅游对我们矿区职工而言,是个全新的事业。就像我们的祖辈一样,我们是在用创业的心态干事。”

“红色矿脉”的接续

在可可托海镇主街的西头,坐落着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今年上半年,是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教研部讲师哈力卡·朱曼和她的同事们最忙的半年。

哈力卡·朱曼在办公室备课(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侯昭康摄

36岁的哈力卡负责现场教学,带领学员到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可可托海水电站等现场教学点,实地了解当年矿区建设的艰辛历史和老一辈人奋斗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助力“两弹一星”的发展,还是承担为国家偿还外债的重任,可可托海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诞生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为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于年正式挂牌。这些年,学院史料挖掘和编纂工作小组与时间赛跑,在全国各地采访,收录相关资料余万字。

在哈力卡看来,目前对可可托海历史故事的挖掘和利用仍是冰山一角。“可可托海的精神就像挖不完的富矿,等待我们一代一代人去学习、去传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