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沙拉木故乡中国篮球最西北角,体教结合

今年六七月之交,从北屯火车站拼车到喀纳斯的路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

没有旁支的孤独的省道,将无垠的戈壁滩一分为二。戈壁滩上没有树,只有胡乱生长着的红柳、骆驼刺和一些叫不上名字来的低矮的植物,它们象征着生命力的绿色被这里的灰白轻松吞没。记不清过了多久,浩浩荡荡的额尔齐斯河在道路右侧“现身”了,它在这戈壁滩上造出了一片带状的绿洲。

在我看来,阿勒泰的高水平篮球事业就像额尔齐斯河在戈壁滩上造出的那片“绿洲”。

身高2米03的新疆国手阿不都沙拉木,有一副棱角分明的面庞,一对剑眉搭配清澈的双眼和总是打理得一丝不苟的油头,让他看起来从不缺少精气神。

他高二那年加入新疆广汇青年队,19岁升入广汇一队,-赛季获得CBA联赛最具进步球员奖,年仅23岁就已经多次入选国家队,球风干练洒脱、无所畏惧、团队至上,是目前国内篮球界人气最旺的新生代球员之一。球场外,他手握匡威、佳得乐、吉列等多份代言合同,微博粉丝量突破百万,商业前景被广泛看好。

他玩说唱,秀英语,走红毯,拍写真,撂“狠话”争夺MVP,将技术统计攥成一团拍在桌上,身处舆论中心却几乎从不沾惹“口水”——这在中国篮球圈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阿不都沙拉木的崛起已经足够神奇,如果考虑到他来自中国最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地区,而且是沿着一条非典型的道路成长为今天的样子,就更加不能不令人感到好奇了:除去自身天赋和努力之外,有没有其他客观因素——大环境——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这些客观因素,有没有可能给当下的中国篮球提供些许启示?

西尔扎提(右)和艾孜麦提(左)

更何况阿勒泰不仅仅有阿不都沙拉木,还有新疆广汇青年队的哈萨克族孩子阿尔达格尔,甚至西尔扎提(本赛季已升入新疆广汇一队)和艾孜麦提这两位国青男篮主力也与阿勒泰渊源颇深。然而综合区位、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比阿勒泰更适合发展篮球的地方简直数不胜数。

理论上的荒漠

阿勒泰号称“雪都”,属于温带大陆性寒冷区气候,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雪季漫长、降雪频繁且极度严寒,是仅次于黑龙江漠河的我国“第二寒极”,气象部门曾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监测到-51.5摄氏度的最低气温。三千米以上高山积雪终年不化,部分地区9月份温度便降至零下,一年里有8个月能见到雪花。

受气候影响,阿勒泰传统的运动项目是冰上运动,有专家组考证说“阿勒泰地区约在距今一两万年前或更早的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滑雪活动”,因此阿勒泰又有“人类滑雪起源地”的别称。

如此气候,显然非常不利于篮球运动在户外的开展,而室内篮球馆又是稀缺资源。阿勒泰若想发展篮球运动,这种先在的气候劣势就是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座大山。

第二座大山是经济。《阿勒泰地区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阿勒泰年人均GDP仅为4.3万元。什么概念?在山东省,该年度人均GDP低于阿勒泰的地级市有且仅有菏泽。

我们知道,虽然程度不如高尔夫和网球,但篮球运动同样是一项极为“烧钱”的运动,甚至日渐有称为中产运动乃至贵族运动的趋势。我曾有过调查:在京沪两地,稍微像样点的篮球训练营的学费均在元/小时以上,更别提购买装备以及到处参加比赛的支出了。

困窘的经济条件反映到校园篮球层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费捉襟见肘。阿不都沙拉木的母校阿勒泰地区二中,-年连续3年全疆篮球比赛中名列前三甲,无论篮球水平还是文化课水平,均是全地区之最,其他学校无法望其项背。即便是这样一所重点高中,校队主帅也是阿不都沙拉木启蒙恩师的王涛也不得不时常为经费犯难,其他学校的处境可想而知。

第三座大山是人口。根据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