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县名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深厚的历史来源的,尉犁疏勒莎车之属,地名来源于三十六国名称;另一类是根据少数民族语音翻译成汉字的,库车沙雅和布克赛尔之流。其余的就是第三类,用汉语命名,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温泉、民丰、阜康之类。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岳普湖,这里只有达瓦昆湖,岳普湖三个字都是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成汉字的。
而富蕴县,属于第三类。富蕴县,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一部分是阿尔泰山,一部分是准噶尔盆地,居民主要在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地带。富蕴县要历史没有历史,要文化没有文化,最早设富蕴县是年,距今不到一百年,最早能推断的游牧活动在土尔扈特清朝年间,历史深度和且末若羌等相比差了一大截;也没有多少古代文物出土来补充,跟邻近的青河县也不能相比。
富蕴县城旁边流过一条河,名叫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因为唯一,所以很多教科书上都提到过,这算是富蕴县本身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了。——当然,如果并没有在可可托海采矿的话。
可可托海是富蕴县下属的一个小镇,在富蕴县东北47公里处,位于阿尔泰山山麓。也可以说是山里,因为从富蕴县到可可托海,要经过一大段丘陵,这些丘陵算是阿尔泰山的裙子。再往里走的可可托海,可以算是山区了。
据说,3亿年前,在可可托海这一带有大量的火山活动,熔岩喷出地面,凝固之后变成富含矿物质的花岗岩。这是地质学家的推测。而历史真实记载的,则是在年,这里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地动山摇,巨石乱奔,地面撕裂,在很短内发生了近乎沧海桑田一样的变化。因为这些地方人的活动很少,所以有一条长长的地震断裂带完好保存下来了,据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断裂带。
在花岗岩里面,蕴藏着一些宝石一样的矿石。地质学家认为,这跟火山有关系,跟地震没有关系。地质学家的意见当然是对的。因为熔岩的不断喷涌,不断凝固,这些矿石就形成一条一条的矿带。经过几亿年不断发生的大小地震、崩岩、风化、冰蚀等等作用,这些宝石从岩石中显露了出来。
就如时下红得发懵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标题一样,可可托海的传统产业是放牧。18世纪,四卫拉特的准噶尔欺负另一个部落土尔扈特,土尔扈特就离开了准噶尔,向东来到富蕴、青河一带放牧。这就是今天能推断的人类最早活动历史。后来他们西迁伏尔加河,而准噶尔叛乱被清朝平定,这里成了真空。
哈萨克族因此来到这里放牧。他们在山上经常捡到精美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光芒闪烁的石头,于是拿回来拴上绳子当首饰。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有一队苏联地质学家来到可可托海,他们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些宝石其实是稀有金属矿。而这些稀有金属,可以用在开发原子弹上面!
很快,苏联人就来了大批人,驻扎在可可托海开始采稀有金属矿。可可托还是国内最早发现稀有金属矿的地方,这些矿包括铍矿、锂矿和钽铌矿石等,后来又陆续发现了铯铷、锗等矿石。苏联人到来,他们又要聘请中国人当工人,使得可可托海镇人气一下子聚集起来。因此,年成立富蕴三级县,县政府就设在可可托海。
解放后,由国家最高层决策,中国和苏联合作建立公司,共同在可可托海采矿。年年末,苏联把稀有金属矿股份有偿交给了中国,中国开始自主采矿。全国各地的有色金属相关专业专家、技术工人、普通工人、支边青年大量汇集到边远的可可托海,这里最多的时候接近五万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可可托海属于央企,由国家冶金部管理,当然同时也归属新疆有色金属管理局管理,是副厅级单位。而同时在可可托海的富蕴县,是县处级单位,级别低于可可托海矿务局。因此,富蕴县和矿务局的关系非常微妙,总体来说,富蕴县处于为矿务局服务的地位。矿务局要征用土地、调配资源等,会和富蕴县协商,超出富蕴县的,他们可以直接找到中央。
可可托海撑起了富蕴县的表面繁华,但是更多的是对县里资源的占用。一线工人中很多来自富蕴县。这些工人原本是牧民,在县政府的号召下,放下羊鞭,拿起风钻,成为了共和国第一代有色产业工人。而富蕴县的劳动力因此减少,发展也就因此放慢了。
采矿是国家工程,富蕴县几乎无条件支持,一切为稀有金属服务。因此,矿务局和地方上很少出现竞争性矛盾。随着矿务局日益庞大,功能的日益完善,需要的建筑也日益增多,新建速度跟不上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富蕴县主动把县委县政府各部门搬迁到47公里以外的额尔齐斯镇,为矿务局腾出地方。
可可托海被称为功勋矿、英雄矿,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是三方面。
可可托海出产的铍是开发原子弹必不可少的稀有金属原料,是原子弹铀球的包层。当时在中国只有新疆发现了铍矿并进行开采,其中可可托海铍矿石出产占绝大部分,因此早期原子弹使用的铍是可可托海出产的。中国第一颗氢弹使用的锂-6的原材料锂辉石,也是在可可托海开采的。在之后相当长时间内,锂矿成为可可托海支撑企业运行和发展的主要矿产。人造卫星需要一种原子钟,是用铯来制造的,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的时候,只有可可托海在出产铯镏石。因此中国早期人造卫星所用的铯来源于可可托海。直到年,可可托海开采的铯镏石还在国内占据前五位。
除此之外,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所用的稀有金属原料铍、钽、铌等矿石,也是可可托海集中会战开采的。在可可托海四矿附近,还有一个云母矿,国家早期两弹一星试验和制造使用的云母绝缘材料,就来自这个云母矿。直到现在,云母矿的女工们都非常自豪。
可可托海的第二大贡献,是为国家还清了35%以上的苏联外债。抗美援朝时期,苏联向我国提供的武器大多数是以贷款的形式卖给我国的,后来中苏关系结转直下,国家需要偿还苏联债务。那时候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内物资供应困难,还要用来还债,加剧了人民生活的困难。因此,国家决定用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产还债。
一声令下,全局动员。当时正是冬天,气温零下四十多度,洒水成冰。可可托海几乎所有人都出动了。用风钻打孔,爆破,把带有矿石的石块运上来,运送到选矿厂,选矿。机械厂负责维护维修机械设备,还有各种后勤工作。
可可托海有几个矿场,三矿、四矿距离比较远,这些地方选矿之后,用马拉爬犁在厚厚的雪地上把矿石运送到可可托海镇。这些职工地方多数是放下羊鞭的哈萨克族职工,他们为国家献出了很多。职工的女眷,孩子都参与到了采矿大军。
当时可可托海原本在册职工只有7千多人,但是在为国还债的保出口大会战中,参加劳动的有三四万人,几乎这个镇的所有人都参与到了这一历史性事件当中。时值“粮食关”,矿务局只能给一线工人每天发六个馒头,机械厂等非一线的工人口粮更少,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在奋战。经过三个月的会战,可可托海矿务局完成了还债任务。
可可托海的第三个贡献,是创立了稀有金属标准,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有色金属人才。这些标准和人才在后来的全国有色金属开采和选矿中起了巨大作用。所以,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是从可可托海起步的。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就是从可可托海走出来的。
三大贡献中,两弹一星是尤其举世瞩目的。年中国原子弹爆炸,震惊世界。有了两弹一星,我国跻身世界核国家行列。这对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对于中国树立大国形象,至关重要。两弹一星涉及到很多地方、很多行业,可可托海是提供部分原料的单位。然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潜艇、人造卫星都参与,可可托海是能是国内唯一。
因为作用敏感,可可托海在很长时间里是保密的,进出都要证明,道路上有三道岗哨查验,还有公安、安保部门巡逻。在地图上找不到可可托海的名字,矿务局、矿场、矿产品的名称都用数字代替。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可可托海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但是对于可可托海人的贡献,社会依然知之甚少。
这些爆炸性的贡献,使得可可托海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基地。红色两个字,凝聚的是可可托海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也是富蕴县的财富。所以,富蕴县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千年历史,不是中流砥柱的丝路地标,但是沉淀的文化内涵,也足够深厚。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他们创造的历史不仅仅在放牧,更在于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