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不是海,却有一个大矿坑,走进后仿

旅行,是一种心情,一次发现,一段回忆,分享我在新疆夏季遇见的风景,之前的文章介绍了可可托海最主要的景区:额尔齐斯大峡谷,那里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不过其实可可托海最出名,不是它的风景,而是一个大矿坑。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在传遍大江南北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中,提高了三个地名,分别是可可托海,伊犁和那拉提,作为新疆旅游,特别是北疆大环线中的重要一环,可可托海镇是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可可托海镇,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有着“额河第一村”的美誉,因为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以前这里地图上都找不到,整个镇都属于矿区,三号矿坑更是举世闻名,盛产各种稀有金属,以及水晶等多种宝玉石。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小镇的老木桥,是一座功勋桥,上世纪五十年代由苏联人设计并参与建造的,采用苏联豪式木桁架桥梁设计,桥身是用条钢及螺丝栓固定方木拼装而成,桥面为厚木板铺设而成,当时造这座桥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矿的需要,如今老桥的繁华已经不再,这里虽然曾经见证了一段历史,但已经是过往烟云,如今唯有夕阳余晖和生生不息的额河,还一如既往的相伴。

可可托海镇摄影By秋日侠影可可托海镇摄影By秋日侠影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里还是中国的第二冷极,曾经测出过零下60度的极端气温,在小镇入住的时候,很惊奇房间竟然没有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要知道室外白天的最高气温有35°C啊!不过晚上确实很凉爽。

清晨的可可托海镇,天气有些阴沉,发现一片薰衣草,雨露之中,娇艳欲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识真正的薰衣草(以前拍的那是马鞭草啦~~~),想着伊犁可以见到大面积的,这里就先试试手感吧。

可可托海镇摄影By秋日侠影可可托海镇摄影By秋日侠影

三号矿坑,距离小镇只有2公里,这里见证了新中国稀有金属矿业发展的历史,是地质学者心中的“圣地”,对三号矿坑的向往,源自网上看到的图片,长度超米深达多米的一个坑,绝对是一大奇观,即便是人为,那也是人定胜天的体现,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里还有意外的惊喜。

也许这个季节对于可可托海来说真的是淡季,也许是对于矿坑感兴趣的人不多,进入后,我发觉只有我一个人游玩,整个过程中,我也没有遇到一位其他的游客,不过也好,享受了一把“vip”服务,从景区入口到矿洞还需坐观光车,门口的负责人说,即便只有一个游客,我们也送你上去!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门票原来包括进矿洞的参观费用,驾驶员也就是讲解员,他嘱咐我穿戴好帽子衣服,并热情地替我拍照留影,我们进入的这个矿洞叫“阿依果孜”,目前已经停产,进入后,第一感觉就是:好冷!这比外面的温度起码低十几度啊,我加了厚实的工作衣后还是觉得透骨的冰冷。

但我的心情也很激动,人生第一次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矿洞,感受矿工们劳动生活的场所,也是别样的体验。记得《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也是在煤矿中打工,书中有大量的篇章描述他的矿工生活,之前还只能是脑海中想象,现在已经有了真切的体验,旅行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答案。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讲解员并没有因为只有我一人而减少内容,一路上把三号矿坑的历史和作用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言谈中透露着对矿坑的深厚感情和自豪感。据他说他们一家祖孙三代都是挖矿为生,而这个矿坑更是对国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偿还了苏联债务的三分之一,也为“两弹一星”立下不朽的功劳,制造它们所用到的锂、铌、铯等稀有金属都主要来源于此。

看顶上的矿石色彩,这些就是极其珍贵的石英云母矿,中间色彩不同的部分,就是含有锂、铯等稀有金属,在灯光的映照下,矿石展现出瑰丽的色彩,真是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宝藏世界。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整个参观过程约20分钟,走出矿洞,“重见天日”的感觉很好,因为暖和许多,天空虽然还是阴沉着,但远处山间飘着的一丝云朵,让山脚的可可托海镇,看起来有了些许仙气,之后我们继续行程,前往布尔津。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摄影By秋日侠影

往期新疆文章阅读链接:

被一首歌唱红的可可托海,风景奇特还是中国第二冷极,避暑好地方

本文是之二,谢谢阅读。用美景和美文留住美好,后续更精彩,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