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地区大力发展“绿色矿业、清洁能源、大旅游、大农业、大健康”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口岸经济,农业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区充分放大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深挖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渔业发展潜力,深入实施农业强区战略,推动农业产业集约高效发展。上半年,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69亿元,增速6%,增速位列全疆第5。
粮油安全“稳”字当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年,地区坚持粮油生产扩面增量,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强区建设,为全疆粮食“区内结余、供给国家”作出阿勒泰贡献,坚持粮食安全“稳”字当头,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年,地区综合施策、多方发力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完成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3万亩,引进推广新品种79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7.38万亩,总面积达.4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98%;完成农作物播种.79万亩,同比增长14.6%;完成粮食作物种植.99万亩,同比增长25.28%,其中,小麦39.77万亩、玉米.27万亩、大豆2.09万亩、油料27.02万亩,分别完成自治区计划的.6%、.43%、.5%、.6%,预计粮食总产量突破万吨,超自治区下达任务90万吨。
畜牧业发展“畜”势勃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旺则百业兴。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地区因地制宜,深挖潜力,全力推进畜牧业振兴,着力打造畜牧产业体系,畜牧业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位于阿勒泰市阿苇滩镇的叶尔达纳牲畜育肥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十余人,通过收售肉牛、肉羊,预计年销售额余万元。
合作社负责人解肯·叶买介绍说,合作社成立初期养了头牛,现在牛的数量已经翻了5倍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不断增加肉牛存栏数,带动更多社员增收致富,为地区畜牧业发展尽一份力。”解肯·叶买说。
一直以来,地区始终把畜牧产业作为强农兴农的重要产业来抓,深入落实各项畜牧业扶持政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相继出台《阿勒泰地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阿勒泰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力打造额河流域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据了解,今年截至目前,全地区产羔万只;猪牛羊存栏.69万头(只)、出栏35.59万头(只);猪牛羊禽肉产量2.01万吨;生牛奶产量5.98万吨,畜牧业资源挖潜、规模效益逐步显现,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实现持续提升。
机制完善夯实基础
近年来,地区在现代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更多农牧民进入产业化链条,让农牧民分享更多产业红利。
福海县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目前已平稳运营10年。年,该公司加速产业链升级,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当地农户签订鲜食玉米订单亩,并带动喀拉玛盖镇联谊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亩,合作社成员盈余分配5.5万元。
对公司来说,只有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通过提质增效收获红利持续增收,激发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鲜食玉米产品“原料”充足供应,实现农企“双赢”。
近年来,地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驼园”在不断发展壮大、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在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让农牧民分享到更多产业红利。“万驼园”开创股份合作先例,租赁农户草场、雇佣当地劳动力,带领更多牧民群众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企业员工等多种方式参与骆驼产业发展,农企利益联结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目前,地区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自治区级2个,有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正在建设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富蕴县农产品加工园区、青河县农业产业强镇、伊犁马和新疆褐牛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类项目,优势特色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我们将继续聚焦大农业高质量发展,坚决扛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全力推进畜牧业振兴,抓好重大项目牵引推动,推进产业成链发展取得新成效,走出一条农业生产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子。”地委农办副主任、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叶尔江·卡孜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