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色记忆薛德芬一心向党奔赴边疆潇湘

今日,兵团日报四版刊发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系列专版第十四期

党史上的今天(4月5日)

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北京成立。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其各级领导机关,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执行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按照武装警察部队的特点进行建设。

百年文物

《永不消逝的“半部电台”》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所在地。在土地革命战争馆里,陈列着一部电台。这部电台装在一个木制箱里,电台开关和调节旋钮锈迹斑斑,变压器、线圈等零件布满尘垢。别看简陋陈旧,它却是红一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在红军一次次战役中“屡建奇功”,并与党和国家的通信事业和新闻事业密切相关。

年12月底,红一方面军歼灭了孤军冒进的国民党军第18师,毙伤俘敌师长张辉瓒以下余人。

“在这一仗中,我们缴获了18师的电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警备区副司令员的李衍福回忆。其实,这部电台是“半部电台”,发报机已坏,只能收报,不能发报,就像一部电话,只能接听,却打不出去。

永不消逝的“半部电台”

↑↑↑(点击阅读更多)

百年大家谈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根灯芯的故事被反复提及。这是一根陈旧油灯里的灯芯,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八角楼里闪耀火光。就是在这豆大的火苗、微弱的光亮下,毛泽东同志思考着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当地人常说,八角楼的灯光是黎明的曙光。如今,被一根灯芯“点燃”的红色火种,早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转化为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

滔滔赣江水,巍巍井冈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来到井冈山,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壮志,既是追寻英雄精神,也是寻找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在血与火中锻造的井冈山精神,放射着新的时代光芒。

让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宣讲者要真学真信,让精神散发魅力。在井冈山,有一位已故的离休干部毛秉华,被誉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之所以得此称号,是因为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坚持收集革命文物、宣讲革命精神,“眼里全是激情与信仰”。他还动员自己的“海归”孙子毛浩夫回到家乡,“同爸爸、爷爷一道学习宣讲井冈山精神”。“三代讲党史,一生忠革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从祖辈父辈手中接过精神传承的旗帜,红色火种一定会永不熄灭,越燃越旺。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点击阅读更多)

薛德芬:一心向党奔赴边疆

年,薛德芬的军装照。

年,薛德芬在阅读《兵团日报》。据本报资料库

我的母亲薛德芬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家中靠种地维持生计。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村里成立了农会、妇救会、青年团等组织,还开办了夜校,母亲在夜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参加了青年团、民兵和妇救会,并担任青年团组织委员,负责召集青年开会、学习政治、军事操练、站岗放哨等工作,其余时间,他们给八路军做军装、磨军粮,帮助军烈属挑水、送柴、种地。

年10月10日,母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常自豪地说:“共产党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参加共产党我感到无上光荣。”入党后,母亲工作更加积极,一边要种好家里的地,一边还要为村里的工作跑前跑后,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心里感到很充实。

年,新疆军区到山东招女兵,母亲积极报名参军。那时,亲友都劝她。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母亲觉得为祖国边疆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是特别光荣的事情。后经体检、政审,母亲被批准参军了。

年6月6日,母亲和战友们从山东省高密县坐火车前往新疆,经过数日旅程,到达甘肃兰州。在兰州休息了两天后,她们又匆匆赶往阿勒泰。到达阿勒泰后,母亲和19名战友被分配到骑兵七师二十一团,驻扎在富蕴县。

母医院工作。医院当时没有房子,母亲和战友们就自己动手挖地窝子住,病人则住在搭建的帐篷里。后来条件稍微好一些,医院就租富蕴县老乡的房子当病房。

母亲说:“年的冬天,富蕴县最低温度在零下40摄氏度。把毛衣、棉衣、皮大衣全穿在身上,脚上再套上毡筒,还是觉得冷。房子里冷得像冰窖,晚上睡觉,铺上两层褥子,盖上两床被子,还要再盖两件大衣。遇到下大雪时,一夜能下四五十厘米厚,早晨起来连门都推不开。”环境艰苦,有的人心里开始打退堂鼓,想回家。“我是她们中年龄较大的,又是党员,我就给她们做思想工作,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关心她们、鼓励她们,她们都亲切地叫我‘姐姐’。”

在富蕴县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组织上问母亲愿不愿意从事护士工作,母亲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但在这之前母亲从未接触过护理工作,也没受过专业的医学知识培训,每天早上上班前,她都认真听老医生、护士讲解护理知识。上班时,边学边干,一有时间就向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请教。由于好学,她进步很快。

年,一部分驻疆部队转业,母亲也由军人变成了职工,医院工作。那时,她不仅要护理病人,还要打扫病房卫生、帮助病人打水、洗脸、喂饭、倒便盆、洗衣服等,冬天要生炉子。虽然工作量大、责任重,但母亲从不觉得累,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母亲说:“那时日子虽苦,但我从未后悔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别的护士家中有事,我就把他们的活干了,虽然自己累点苦点,但能帮助同事,为病人减轻痛苦,我心里很高兴。”

年,母亲被调到建筑单位工作,任务是挖地基、筛砂石料、拌混凝土、刷油漆等。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母亲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冬天,她被抽调到矿山队挖矿,每天起早贪黑,埋头苦干,很多人经不住寒冷不去上班,她却一直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

年8月,母亲所在的单位解散,人员分流,她被调到工一师阜北农场(现二二二团)医院工作,母亲任妇外科护士长,一干就是近20年。

母亲获得过许多荣誉,她多次被评为二二二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于年被原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授予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年被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授予在新疆工作30年荣誉证书,年被原卫生部授予从事护理工作30年荣誉证书。

“来到新疆,扎根兵团,这辈子值了。”母亲对我说,兵团改变了她的命运,她为自己是一名山东女兵、军垦战士、戈壁母亲而骄傲。(刘清香口述兵团日报记者刘美惠子整理)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赵宇

责任编辑:李雪李媛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